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势启新 开放致远 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暨 2025 年年会在济南召开

2025-11-18  点击:

聚势启新 开放致远 服务教育强建设

--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 2025 年年会在济南召开

11月13日14日,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 2025 年年会在济南天舜大厦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外事办公室原主任蔡先金,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宋惠国,研究会会长、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研究会副会长、烟台大学党委书记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张殿臣,教育二级巡视员孙祖兴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夫海,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彭红枫,研究会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宋新刚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大学校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斌,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剑波领导研究会内设机构相关负责人来自省内90多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负责人、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朋友共140余人参加会议宋新刚宋惠国彭红枫孙祖兴、王剑波分别主持预备会、开幕会主旨报告经验分享


开幕宋新刚宣读了研究会关于成立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委会的决定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主任委员会秘书处组成人员名单,宋承祥会长工委会挂靠单位山东财经大学授牌。

彭红枫代表山东财经大学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他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关键山东财经大学始终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国际交流、学术国际对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强调,会的成立是整合全省高校资源、破解国际化发展瓶颈、推动协同共进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全力支持工委会发展,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全省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牵线搭桥、赋能增效,助力人才强省、教育强省建设。


宋承祥结合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与 “人工智能 +” 发展浪潮,对工委会的时代意义与使命作出深刻阐释。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正从传统的人员与项目合作,升级为抢占创新高地与人才优势的战略前沿。宋承祥肯定了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部分高校存在碎片化”“同质化问题,原有模式面临智能时代的挑战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更高站位重塑国际化战略,实现从融入塑造的转型;二是以人工智能+”推动内涵跃迁,打造智慧国际化齐鲁样板;三是构建多元协同的开放生态,将国际化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


王夫海对工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全省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取得的成绩。他强调,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工委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省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主旨报告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蔡先金、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雪萍、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陈鸿雁、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丁树哲、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开放型大学文化建设、职业教育国际经验、境外办学实践、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等主题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案例。

工作经验分享环节,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书记赵亮、山东交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顿河学院院长刘春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邵晓波分别结合本校实践,介绍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果。

会议最后,宋新刚介绍研究会基本情况通报了一年以来的工作下一步工作安排并进行会议总结在会前召开的预备会,审议通过了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委会成立仪式2025年会议程,报告了工委会筹备工作情况宣读研究会关于成立工委会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工委会主任委员会秘书处组成人员名单,听取有关会务工作的报告,审议宣布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委会2026年年会将在山东理工大学举办等事宜。


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有组织、有体系、有合力的新阶段。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委会将为全省高校搭建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才强省与教育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条:研究中心主任王剑波教授应邀参加 2025 内蒙古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会议

关闭